前言:六西格瑪管理是現代質量管理的新發展,其范疇已經超越了傳統的質量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的一些工具、方法和核心理念是建立在許多質量管理大師提出的質量管理方法、質量觀和理念的基礎上。在質量管理的發展歷程中,許多質量大師,如美國的休哈特、戴明、朱蘭、費根堡姆、克勞斯比,瑞典的桑德霍姆,日本的石川磬、田口玄一等,使人們對質量及質量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質量管理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對于了解六西格瑪也非常有幫助。
休哈特
沃特·阿曼德·休哈特(1891-1967),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新坎頓,1917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博士學位,1918-1924年在西方電氣公司任工程師,1925-1956年任貝爾實驗室研究員,其間曾先后在倫敦大學、斯蒂文理工學院、美國農業部研究院和印度講學。
休哈特創立了統計過程控制(SPC)理論,1924年5月16日,他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控制圖。他總結出兩條重要的原理:1)變異是不可避免的;2)單一的觀測幾乎不可能構成客觀決策的依據。休哈特主張用鏈狀圖來觀測數據,休哈特控制圖基于偶然原因所形成的正態分布的3σ原則建立了一組控制界限,任何落在這些界限之外的或者呈某種異常趨勢的觀測值都表明可能存在系統性原因,運用控制圖進行生產過程監控,可以及早發現不合格的萌芽,并采取措施予以預防和控制。
休哈特的PDCA(計劃-執行-檢查-處置)循環的觀點被戴明等人廣泛應用,至今仍然是質量管理中經典的持續改進管理模式和思維模式。
朱蘭
約瑟夫·M.朱蘭(1904-2008),1924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電子恭喜橫專業學士學位,并就職于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檢驗部。1928年朱蘭撰寫了他的第一部關于質量的著作,一本名為《生產問題的統計方法應用》的小冊子。1937年,朱蘭將帕累托原理概念化并應用于質量改進。1945年,朱蘭來開華盛頓和西方電氣公司,作為獨立的咨詢師開展工作。1951年,《朱蘭質量手冊》出版,為他贏得了國際威望。
朱蘭認為要獲得質量,最好建立組織的愿景、以及方針和目標開始,目標向成果的轉化時通過管理過程來進行的,他認為在質量管理活動中頻繁應用的三個過程是: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即著名的朱蘭質量管理三部曲。他將人的因素加入質量管理過程中,使質量管理超越了過去的統計學。
特別要說明的是,朱蘭提出的質量改進三部曲和質量改進的步驟與六西格瑪改進活動是非常接近的。
作者:博革咨詢
推薦新聞
蘇州礦山機械領軍企業精益改善優秀成果展現
博革于2021年10月正式與蘇州創力達成合作,簽署精益布局項目,旨在全面改造升級齒輪車間,歷時4個月完成前期規劃,另根據規劃項目歷時1年改造完成,現新車間已經投入使用,并且達到預期目標。 /news/4855.html
博革攜手江東金具設備制造,精益咨詢管理改善促生產
江東金具決定與上海博革咨詢達成協議:由上海博革咨詢為江東金具進行工廠布局規劃和目視化設計工作。項目定位為打造絕緣子行業國內領先、行業標桿的智能化、自動化燈塔工廠。 /news/4866.html
國內PPE行業領軍企業賽立特園區精益布局
博革自2022年起為賽立特提供精益管理服務,助力企業搭建精益管理體系,推動精益化管理落地見效,從而全面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本次項目從2024年10月進駐,經過調研分析,圍繞園區整布局 /news/4864.html